波特兰开拓者队的训练馆里,一个中国身影正在完成一场惊人的蜕变。22岁的杨瀚森,这位被开拓者队用首轮16号签选中的中国中锋,在短短几个月内增重8公斤,体重达到122公斤。这不是简单的体重增加,而是一次精密的身体改造工程——每天4500卡路里摄入、200克蛋白质补充,配以系统的负重训练。
数据揭示了残酷的现实:在CBA场均能抢下10.5个篮板的杨瀚森,到了夏季联赛场均只有5.3个篮板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他多次被身高矮20公分的小个子从头顶摘走篮板,防守时甚至被“直接撞出场外”。
这些画面刺痛了开拓者教练组的眼睛,也坚定了他们改造杨瀚森身体的决心。NBA内线的残酷超乎想象,没有足够的体重和力量,根本无法在篮下卡位抢篮板,也顶不住对手的背身单打。
杨瀚森增重的消息传出后,立即在国内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。网友观点两极分化:有人担心“别走姚明的老路”,认为“中国球员最怕吨位上去了反变慢”;提醒“千万不要增重,姚明就是前车之鉴,吨位上去了,容易受伤,而且灵活度也没有了”。
另一些人则赞成“要对抗就得挂肉,不是所有位置都是要轻要快的”;指出“增重不代表人看起来胖了,练成肌肉显着更瘦”。
这些争议背后,是中国球员走向世界的永恒命题:我们是否应该为了适应NBA而改变自己的特点?答案可能没那么简单。
开拓者的方法给出了一个中间路线:不是盲目增重,而是科学增肌;不是放弃特点,而是弥补短板。他们在增加杨瀚森体重的同时,还在强化他的投篮和策应能力,这正是他在CBA时期最引人注特点。
增重对于一名篮球运动员来说,是一把双刃剑。合理的增重可以增强对抗能力,在激烈的比赛中占据优势;但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,过度增重则可能导致灵活度下降、伤病风险增加。对于杨瀚森而言,如何在增重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点和优势,是他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。
距离新赛季训练营开启只剩不到两周时间。10月9日季前赛开打,杨瀚森将先后对阵勇士、国王等强队。增重8公斤的真正价值,只有在NBA的激烈对抗中才能得到证明。对于杨瀚森新赛季的前景您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留言发表您的观点。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
Copyright 2024 米博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 - 安全稳定体育竞彩首选平台 All Rights by 米博体育